第186章(1 / 2)

唐寅在异界 六道 2295 字 4个月前

(文学大 m) 风国各郡对锺天无不伏称臣只有以唐寅为的天渊郡公然与他作对还杀了他派去的史吏这个仇锺天一直都记得只是他刚刚称王许多事情需要稳定而天渊郡又在遥远的北方路途甚远所以他才一直没空出时间去对付唐寅。

现在唐寅把他手中最重要的三张王牌抢走了其中还包括他窥视许久未过门的‘妻子’——舞媚另外又在天渊郡表讨逆檄文锺天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召集麾下的心腹部众商议举兵剿灭唐寅一系的事。

这时候锺天的幕僚中有数人都站出来反对他们的意思现在大局还未稳定不适合大举用兵而且天渊军距离盐城太远行军过去将士疲惫恐遭对方的反击。锺天听了这些劝言脑袋摇的象拨浪鼓似的。

现在他麾下大军六十余万加上宁军四十万合计百万之众而唐寅才区区二十万人实力相差悬殊他的大军一走一过之间就能把天渊郡踏平哪来的那些顾虑?

别的幕僚不太会看锺天的心思即使看出来了也会直言不讳的进柬但有位幕僚却很善於揣测锺天的喜好也很善於顺着锺天的喜好说话这人名叫周顺本身并无真才实学完全是靠着阿谀奉承才在锺天的幕僚中占有一席之地。

他看了看其他人咧嘴嗤笑一声说道:“我觉得各位大人说的都不对要灭唐寅必须得尽快而行若是等我们这边的局势稳定下来唐寅那边的实力也会增强到那时他依仗天关天险我方纵然有百万大军也难以破敌。”

这话锺天爱听他大点其头表示周顺说的有道理。

见他露出悦色周顺更是心中有底滔滔不绝地说道:“大王出兵乃是王师而唐寅一系则是叛军王师出征讨伐叛军天经地义岂有不胜的道理?何况大王是以全国之力去打一个小小的天渊郡还有宁国大军从中协助此战十拿九稳足可以一举歼灭唐寅消除这个心头之患!”

“恩!”锺天赞道:“说的好!”王师讨伐叛军可谓是师出有名听完周顺的话锺天信心膨胀大有一口气吞掉天渊郡的雄心壮志。

可他的大军还未出动盐城突然生的一件事彻底打乱了锺天的计划那就是各兵团大范围出现逃兵现象。

按理说逃兵只应该是个别存在即使有也是下面的普通士卒逃跑而这回不同不仅仅是士卒连队长、大队长、千夫长甚至兵团长都带头开跑逃兵现象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拦都拦不住快扩散越跑人越多到最后还出现了整个兵团集体逃亡的事。

如此一来锺天麾下的中央兵团秩序完全被打乱闹得人心惶惶军心动荡好在锺天麾下的直属六个兵团还算安稳为了杜绝逃兵现象锺天下令再次封锁城一旦现逃兵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处死。

随后他又对原来直属於梁、舞、子阳:三家的兵团进行整顿将兵团长、千夫长不问青红皂白统统撤换掉以他的心腹部下、门客来填补空缺。他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做法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而实际上却留下巨大的隐患。

在直属於梁、舞、子阳这三家的二十个兵团中是有一些兵团长、千夫长对其旧主十分忠诚念念不忘接到书信后便率心腹部众逃往天渊郡前去投奔但另一些人还处於举棋不定之中或者并没有前去投奔的打算被锺天这一刀切的罢官涉及到自身的实际利益不满情绪自然开始飞扩散。

要知道军中的上下级关系可比官场上的上下级关系亲密得多之间的感情是在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中培养出来的锺天把兵团长和千夫长都撤换掉了可下面的大队长、队长们还是忠於原来的上司就算把大队长和队长也都换掉但不可能把所有的士卒们全换掉。

他的这种作法未能有效制止逃兵反而还加剧了逃兵现象等於是*着这些人去投奔旧主。即使城被封了可冒险翻墙而逃的将士依然众多有些人是被抓住处死了但还有更多的人没被抓住成功逃到了天渊郡。

没过多久这二十个兵团已闹得人心涣散千疮百孔军不成军毫无战斗力而言。

这还不算梁兴、舞虞、子阳浩淳这三位联手起草的讨逆檄文一经出在风国各地立刻引起轰动和响应数之不尽的风国百姓长途跋涉到了天渊郡前来充军而盐城城外的二十万地方军也都收到了家中传来的消息人人都有回家后反投天渊郡的打算军中亦是人心惶惶纪律涣散。

正如张哲当初向唐寅分析的那样锺天称王之后虽然麾下拥有大军五十多万实际上真正忠诚於他的也仅仅是他直属的那六个兵团而已。

锺天或许是个出色的政治家、阴谋家但他绝不是个会治兵的人。现在锺天对眼前的局势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而天渊郡的形势截然相反。

梁、舞、子阳三家的部众来投直接带来的兵力就有接近十万之多而风国各地前来充军的百姓也差不多有十万如此一来天渊郡的兵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激增了一倍。

对那些前来投奔的中央军们唐寅以礼相待并没有动但对各地充军的百姓他则一律吸纳到天渊军内并入郡的直属兵团中原来天渊郡的直属兵团只有三个现在一下子扩充到十三个。

唐寅把前头投军的百姓都收纳到他的麾下自然引起梁兴、舞虞和子阳浩淳的不满纷纷来找他质问向他要人唐寅则以他们三家的兵团还未稳定下来为借口拒不分给三家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