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花说“我们这边还没听到什么风声。”
朱凤英说“我也不怎么清楚,但我估摸着也快了,咱们虽然不算一个地界儿,可也是一个省的。我回去就遇到了村里开大会,说今年要修水库,修水渠,很多地方都旱了,要想办法存水呢”
邓秀宁听着,就知道人民公社化要开始了。邓秀宁当初也是吃过大锅饭的,对于那时候的她来说,还是个好事,在家吃饭吃不饱,在食堂还能混个饱肚。可惜后来饥荒,大食堂办不下去了,她又开始饿肚子了。
不一会儿,朱凤英和魏玉花两个人的头就凑到了一处,嘀嘀咕咕地说起了什么,邓秀宁猜着,自家奶奶是在和魏玉花说饥荒要来的事儿。
这个事儿邓秀宁不敢告诉太多人,她不怕别人不信自己,怕的就是,最后她说对了,别人还怀疑她有什么问题,甚至怀疑饥荒就是她带来的。
新中国成立了七八年了,可是许多人还愚昧无知一如从前。
“所以你今年的粮食,都别卖了,都自个儿留着,以后就都是救命粮”朱凤英郑重其事地对魏玉花说。
相对于娄主任半信半疑的态度,魏玉花接受的速度快多了,因为她和朱凤英一样,是庄稼人,下过田地,知道今年已经有些干旱了。
“老姐姐,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说,我和我老头都打算过些天就把粮食都卖掉一部分呢”魏玉花很感激地说。
朱凤英摆摆手说“不用谢我,我又没给你一粒粮食。这粮食你还得藏好,不然到时候饿疯了的人,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来。”
魏玉花对此十分信服“你说得对有些人心就是黑的坏的。”
大约是因为自己囤了千多斤的粮食了,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也有不少东西,朱凤英心里有了底气,也就不那么眼馋这些人家的粮食了,能换就换,人家舍不得换的,她也就不要了。
一直聊到了中午,魏玉花还留祖孙两吃了午饭,才放两个人离开。
第二天,两个人又带着两瓶西凤酒,去找了那个可以换熏肉的猎人。
不仅是邓秀宁惦记那些熏肉,朱凤英也是常记挂着。
对方拿着两瓶西凤酒,左右看了看,露出了很高兴的笑容,说“这酒我喝过两回,确实是不错。”
说着,他拿来梯子,去挂熏肉的杆子上,给取了五六块肉下来。
能换这么大的几块肉,祖孙两顿时觉得真是太值了
或许是对于这个男人来说,山林里的猎物是予取予求的,但是好酒却不好买,所以出手也十分大方。
“这肉,最好是能蒸着吃,下头放梅干菜之类的,上头盖上几片肉,滋味非常好。”男人一边抽烟一边说。
朱凤英笑着说“我知道了,谢谢。”
男人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后,又说“明个儿我就要进山去了,在山里头巡一圈得小半个月,所以这些天你们就别过来了,过来也是白跑。”
邓秀宁有些惊奇,她觉得,这个男人虽然没有像魏玉花那样,非常热情直白地表达了他的期盼之情,但邀请之意也挺明显的,意思是,等过了这小半个月,你们就可以来了。
“我们知道了,那那你工作也小心些。”朱凤英客气地说。
男人的工作大概是护林员之类的,今年天气旱,森林里干枯的枯枝败叶也更多,更容易发生火灾,所以他的工作也很不轻松。
男人略点了点头,举了举两瓶酒说“山上我熟得很,有这个我就能坚持下来。”
难怪这时他一根烟接着一根烟地抽,估计是进了山就不能抽了,毕竟火星子都能引发火灾。进了山,他就换成喝酒了。
沉默了一会儿,就在朱凤英打算和他说要走了的时候,男人突然又说“块到年底了,要是你们能给我弄一瓶那个五粮液过年,就更好了。”
他后来去打听了一下,五粮液确实是顶好的白酒,可惜不好买,贵得很,还多是特供。
朱凤英也不知道那个五粮液要怎么搞,一时有些为难,邓秀宁考虑了两秒,说“我们会尽力想办法的。”
邓秀宁会尽量去想法子,但是她不能跟人家保证说,过年前一定会弄到。
祖孙两换完了肉,男人又拎出来一只兔子,说“送给你们的,我明儿走了,没时间弄了,你们拿回去,免得浪费了。”
这兔子比上次买的兔子要小上一圈,但也能吃上一顿了。
朱凤英还在犹豫间,邓秀宁已经说“好的,谢谢。”
男人也没废话,直接弄了水来,帮着她们把兔子处理了。
这人对她们的态度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估计也是看在两瓶酒的份上。
回去的路上,朱凤英觉得那只送的兔子有些沉手,自家没给人家什么好处呢,人家就送了这么只兔子,真是占人家的便宜了。
邓秀宁也皱着眉头思索,要从哪里弄五粮液,就算不是一整瓶也好,那样的酒,半瓶都是很了不得的了。
当然,邓秀宁也没有动过要用假的五粮液去骗人家的念头。不仅因为这样的事儿实在是缺德,还因为人家就是个嗜酒的人,五粮液人家没尝过,可是酒好不好,有没有达到特供的水平,人家也能尝出来啊,对方又不是傻子。
回到家,朱凤英就把兔子给做了菜。这兔子不大,但做出来也有满满一碗了。
吃着兔子,邓秀宁琢磨着五粮液的事情时,邓奎先见她吃得慢,还特地将兔腿都挑了出来,放在她碗里“秀宁多吃几口肉,长壮实点。”
看着闺女越来越丰润,也越来越白皙,越来越多人夸他闺女好看,邓奎先那美滋滋的心情啊,别提了这就是养闺女的成就感吧。
邓秀宁啃了一口兔腿,问邓奎先“爹,你知道哪里有五粮液吗”
之前是她没想透,觉得弄酒的事儿,会让她爹不高兴。不过,想想她奶奶把钱都花在了囤粮上,爹也没有什么意见,连抱怨都没听到一句,说明只要她们做事正当,亲爹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邓奎先说“学校的仓库就有啊,但是轻易不会拿出来喝。你要那个干什么”
朱凤英插嘴说“那几块熏肉,你也看到了,我们去换肉的那个人那里,他的火塘上面挂了好多这样的肉。他说只要一瓶五粮液,就能把他那些肉全部换走。”
邓奎先惊奇地挑了挑眉毛,说“还有这样的好事”
五粮液价格确实贵,但是如果那么多肉的话,价值也不比一瓶五粮液低,这年头连蛋都金贵得很,肉就更加难得了。
邓秀宁点了点头“是真的,那个大叔话不多,但是看得出是个说话算话的人。而且他很喜欢酒,去山林里巡护的时候,经常要揣着酒,好暖身子。”
朱凤英也说“我看那肉熏得很好,黄黄的,又干又漂亮,就算是囤着,估计几年都不怎么会坏。”
这也正是邓秀宁的想法。
饥荒的时候,人都没得粮食吃了,哪里还能养动物吃毕竟两三斤粮,才能在动物身上长出一斤肉来。到时候肉肯定会很少供应的。
饥荒来了的时候,那么多熏肉能解馋好久了。
想到这些,邓秀宁就心痒痒。
看到自家闺女那向往的表情,再看看亲娘那期盼的样子,邓奎先点了点头,说“那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弄到一瓶五粮液来吧”
邓秀宁好奇地问“你们也能有机会拿到五粮液吗”
邓奎先不是很嗜酒,平时对酒也不很上心,但是部队和学校的规矩,他还是很懂的“主要是看表现了,表现得好,就有机会。”
邓秀宁点了点头,其实部队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以前她只记得踢正步整整齐齐的方阵,还有棱角分明的豆腐块被子,还以为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框死了的。
来到这军校,她才知道,其实部队的生活很丰富,除了主要的学习和训练,平时打篮球,搞文艺活动,办舞会,看演出之类的,调剂生活的文体活动不少,还很多样化,也难怪许多人会爱上这样的部队生活。
有了亲爹的应承,邓秀宁倒是信心足了许多,至少这样希望大了许多。
第二天,朱凤英就分割了一块熏肉。除了一块肥瘦匀称的部分,留着自家尝尝。剩下的部分,又分了好几块,一块送去楼上的李主任家,一块送去了娄主任家,另外几块也分去了交好的几户邻居。
至于李翠花家,自然是想都别想。
邓奎先知道朱凤英不太待见李翠花,只好叫金振汉自己去买了酒,然后来自家喝酒吃肉。
收到了一块肉的邻居们,哪怕只是巴掌大,都很感激。虽然食堂的肉也有供应,但并没有那么充足,每天的有肉菜都卖得特别快。
更何况这块熏肉,在熏制了以后,缩水了一些,其实本来应该是挺大一块的。
娄主任收到了肉,心想着,这怕也是人家要囤的粮,不然一块新鲜肉,谁舍得熏成这般大小。
她越看朱凤英祖孙的表现,越觉得人家确实没骗自己。心里的天平,逐渐倾向了相信她们两人了。
秋收后,天气越来越凉了,大家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厚。
邓秀宁衣服穿着厚了许多,反而显得她更加圆润可爱了一些,之前的衣服穿在她身上,还有些空空荡荡的,看着就让人觉得怪可怜的。
“爹,你在这儿做什么呢在阳光下写字,对眼睛不太好呢”邓秀宁用搪瓷杯给邓奎先倒了一杯水来,在他身边坐下说。
看向邓奎先面前的纸,邓秀宁发现,自家爹的字写得还挺好看的,俊秀锋利,就像他的人一样,稳重中带着一些锋芒。
邓奎先以前没去过学堂,文化知识都是在部队学的,从扫盲班上到学习班,再通过考察,取得了现在读军校的资格。除了他这个人确实聪明,也说明他真的努力。
想到这些,邓秀宁就十分佩服他。
在打仗的时候,哪怕天天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也不放下学习,这种精神实在是太令人佩服了。
越了解这个亲爹,邓秀宁就越恨之前抢了她身份的人。
邓奎先放下钢笔,说“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每个人都要写一篇关于苏联以及苏联与我国关系的分析文。我这不是没什么灵感,所以来汲取一下天地之精华嘛”
邓秀宁忍不住笑出了声“爹你真好玩”
邓奎先也嘿嘿笑,他那么说,当然是逗闺女玩的。
邓秀宁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成小月亮一样,脸也更加显得肉嘟嘟的,十分可爱。邓奎先就喜欢看自家闺女笑的样子。
不过邓奎先确实是没什么灵感,纸上都是他瞎写的东西。
“爹,您有看报纸,听广播吗现在苏联是什么情况呢”邓秀宁也想启发一下他。
她的记忆虽然模糊了,却也记得儿子以前说过,苏联竟然对自己阵营的国家下手,难怪会在冷战中落败。
邓奎先点头说“我们每天都要读报纸的,特别是这种国际新闻,还要读专家的解读文章呢可是专家们都解读了不少,我们也分析不出什么来了。”
倒不是邓奎先想要出风头什么的,他只是不想把别人说过的话,自己又拿来用一遍而已,那样太应付差事了。
邓秀宁想了想,说“上次我在娄阿姨家,听到蔡伯伯说起过苏联呢,他说苏联的那个赫鲁晓夫,就是个莽夫,完全比不上斯大林同志和列宁同志。”
邓奎先摸了摸邓秀宁的头,说“没想到你连苏联人的名字都记住了。”
邓秀宁点头“我记性好着呢蔡伯伯还说,苏联就是想学美国,搞大国沙文主义。我问蔡解放,什么是大国沙文主义,他说,就是大国要收别的国家做小弟,让人家听他的,然后帮他打架。我就想,这不和金建国金援朝他们差不多么他们给更大的孩子当小弟,不仅要把自己的弹弓给人家玩,还要把糖也给人家,不知道这么干有什么意思。”
邓秀宁一副“我真闹不懂他们男孩子”的表情,话却说到了邓奎先的心里。
是啊,有时候国际关系并没有那么严肃,其实和小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如果把美国和苏联,看成是两个抢地盘的大孩子,其他的国家就像分属两个阵营的小孩子。
小孩子都知道,要收小弟,就要人家分享玩具,要分人家的糖,国家间不也是如此吗
邓奎先脑子里无数念头闪过,然后,他立马拿起钢笔,唰唰唰地将自己脑中的想法先列了出来,飞快地理顺了一下思路之后,就开始写自己的学习感悟文。
邓秀宁见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才悄悄地从他桌边离开,去帮着奶奶干活去了。
有了灵感的邓奎先,文思如泉涌,不到两个小时,就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近五千字的文来。
在修改了一番后,邓奎先才满意地定稿了。
他不知道自己文里面的观点是否正确,但是既然是发表观点,那就要想到什么说什么。
学校布置这样的任务,也并不是想让他们说出多么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观点来,只是作为被培养的军官,需要培养他们敏锐的头脑,和预判性的眼光。学习期间就是要大胆尝试,多尝试,到了真正实战的时候,才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嘛。
邓奎先也明白这点,所以他没怎么担心观点是否正确,就把自己的学习文章交了上去。
没想到,几天后,他就被蔡政委他们叫了去。
“小邓同志,你看看这是你的学习文章吗”蔡政委递给他说。
邓奎先站的笔直,拿着几页纸,浏览了一遍后,说“回政委,是我的学习文章”
“都是你自个儿写的”
“是”
蔡政委和其他几个领导交换了眼神,然后笑着拍了拍邓奎先的肩膀,说“小邓啊,你这文章里的说法,可是有些吓人啊”
因为邓奎先竟然“大胆”地猜测说,苏联不仅会继续对中国施压,双方的关系会继续不断恶化,甚至发生军事上的冲突都很有可能。
在众多还挺乐观的声音中,邓奎先这种“唱衰”的看法,实在是有些别致,还有些惊人。
邓奎先依旧身姿笔挺,眼睛直视前方,大声说“回政委,那并不是我故意吓人,是我经过思考和分析以后,得出的结果苏联曾经是我们的老大哥,帮助了我们许多,但是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觉得,我们应该对此提高警惕”
蔡政委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继续说“叫你来,不是想要批评你说的不对,或者批评你胆子太大,唯恐天下不乱,而是因为你的想法确实有一些道理。我们准备把你的观点传达上去。毕竟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和咱们的专家不谋而合了。”
邓奎先愣了一下,才明白蔡政委的意思,原来他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邓奎先顿时高兴了起来。
“因为是要作为往上传达的消息,所以我们要确认一下,这是不是你自己的思考成果。如果你的想法能够引起上面的重视,可能会有专家来和你交流,到时候,你要是说不出个一来,丢的可不只是你自己的脸啊”
军校也常有军事专家前来讲课,除了一些带兵打仗的知识,还有武器知识,国际关系等等,邓奎先常觉得那些专家是只能仰望的人物,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和他们去交流
邓奎先更加兴奋起来,忙说“请政委和各位领导放心,这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和专家们交流一下,希望能学习到更多。”
蔡政委见他还有些迫不及待,不由得笑了“专家能不能来,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来,有没有时间来你先回去上课吧,专家有消息的话,我们再通知你”
“是”邓奎先立正行礼,然后飞快地离开了办公室,可是他那兴奋的背影,看得几个领导都有些哑然失笑。
蔡政委喝了口水,说“这位学员,人品我觉得还是非常信得过的,这篇文章,应该是他自己的东西,不是别处抄来的或者听来的。”
专家们也有不乐观的想法,可是都觉得双方不至于发生军事上的冲突,这邓奎先也不知道是胆子大还是脑洞大,竟然提到了这个敏感区。
那个一直没说话的花白头发领导说“既然如此,你们就把他那个文章,递上去吧有机会的话,能把专家争取过来,给咱们的学员们演讲一下也挺好。”
其他的人纷纷应了。
有了蔡政委的话以后,邓奎先一直期盼着,会有专家过来。
这专家来的也不快,过了将近半个月,才有一辆军车低调地将专家接了过来。
邓奎先被通知到的时候,他还在做学校的劳动。
听完消息,他立马把活儿扔给了金振汉“老金我有大事要去做,卫生你替我做完啊下次我替你”
金振汉笑骂道“你小子,怎么比去见媳妇还激动”
作者有话要说小tis公社化是55年就出现了第一个了,然后慢慢推广的
2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断了援助,撤走了专家,并不是完全无迹可寻的,他们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路线就有些歪了,所以在关系恶化之前,双方也有许多分歧和争执在,只是苏联帮过许多,大多人还是不愿意相信老大哥变了。
3大国沙文主义的真正含义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和粗陋,女主说的只是小孩子的理解方式啦蔡解放虽然一心爱玩,但是家庭的熏陶,也让他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方式的这点大家勿喷勿杠哈
本只是想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写个大肥章,结果我做到了然后我也被掏空了仙女们的支持确实让我保持着兴奋状态,哈哈谢谢大家
推荐一下基友的文文
五零光荣妈妈穿书
不婚不育的罗莉穿越到五十年代,原主是一名光荣妈妈。
何为光荣妈妈
响应国家号召人多力量大多一口人就多分一分力多产多子多力量也就多福气
罗莉hat
想到书里这位光荣妈妈的下场,罗莉满脑门包
老大被过继,老二、老三在饥荒中饿死,老四宠成脓包,老五被忽略离家
不不不,她誓死不当生娃机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